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發布時間:
2025-05-16 08:20
中國證券報
雷軍官宣 小米自研手機SoC芯片即將發布
5月15日晚,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發微博稱,小米自主研發設計的手機SoC(System on Chip)芯片,名字叫玄戒O1,即將在5月下旬發布。
近兩年未新增產品 LOF緣何被“遺忘”?
談及LOF基金未來發展的破局點,有業內人士認為,主動策略的LOF或成為一大方向。目前ETF產品中尚未有主動策略基金,LOF在這方面或具有一定差異化優勢。但若采用主動策略,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能力是投資者的首要考量。
多品牌整合應對車市競爭 吉利詳解私有化極氪布局
不久前,吉利汽車宣布計劃收購旗下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發行全部股份。如交易完成,極氪將與吉利汽車實現完全合并,極氪將實現私有化并從紐交所退市。
調研 | 外貿一線直擊:訂單“恢復” “加急發貨”
高盛分析認為,對于美國進口商而言,未來三個月是進口成本大幅降低的黃金窗口期。這一顯著利好因素,促使美國進口商迅速調整采購策略,提前布局,紛紛加大從中國的進口量。他們意圖通過提前行動,鎖定較低的采購成本,從而有效規避后續可能出現的成本上升風險。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搶先”無疑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貿易領域的核心關鍵詞,各方都在爭分奪秒地搶占市場先機。
上海證券報
司法保障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綱領性文件發布
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嚴格公正執法司法服務保障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該文件是司法保障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一部綱領性文件,有針對性地完善司法政策和裁判規則,創新工作機制,全面提升審判監管質效。《意見》涉及多項內容,包括依法打擊資本違規隱形入股、違法違規“造富”行為,支持投資者保護機構在相關普通代表人訴訟中依法履行代表人職責,支持“小作文”受害人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損害賠償等。
證監會:從五方面健全投資者保護長效機制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陳華平5月15日在2025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上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不斷健全投資者保護長效機制,切實增強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任和信心。他從五個方面詳細闡述了資本市場下階段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各項工作。
提升使用效率與安全性 證監會強化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監管
為強化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監管,提升資金使用效率與安全性,中國證監會近日發布修訂后的《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監管規則》(下稱《監管規則》)。
滬深交易所修訂發布規范運作指引 推動上市公司優化治理
5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修訂發布主板、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號——規范運作”。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對主板、創業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進行修訂并予以發布,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優化公司治理機制,規范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證券時報
證監會加強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監管 明確超募資金最終用途不得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借款
5月15日,證監會發布修訂后的《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監管規則》(以下簡稱《監管規則》),在規范性文件內部體系中由監管指引層級提升至基礎規則層級,嚴格募集資金監管,強調募集資金使用應專款專用,用于主營業務,提升募集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證監會亮2024年執法“成績單”:推動個案查處向生態治理轉變 緊盯“關鍵少數”和“看門人”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緊扣“防風險、強監管、促高質量發展”工作主線,不斷提升執法能力和辦案質效,用好用足法律法規賦予的執法手段,快、準、狠打擊證券期貨違法違規,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為建設高質量資本市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最高法聯合證監會著力優化市場生態、加強行政司法協同 完善資本市場司法規則綱領性文件出爐
業內人士指出,兩部門制定《指導意見》是為解決在實踐中,民事、行政、刑事、司法審判、執行以及行政司法協調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更好適應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實踐需求,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司法規則。
退市新規的威力正在顯現
2024年4月份,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滬深北三大交易所也同步修訂了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進一步嚴格強制退市標準,并拓寬了多元化退出渠道。其中,在規范類退市方面,將資金占用、內控審計意見、控制權長期無序爭奪等納入規范類退市情形,增強規范運作的強約束。增加財務類退市風險警示公司(*ST公司)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條件,要求*ST公司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為無保留意見,否則將予以退市。
證券日報
證監會發布新規嚴格募集資金監管 6月15日起施行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修訂有助于規范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使用,確保資金專款專用,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整體質量,同時強化募集資金使用信披要求,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提高市場透明度,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最高法、證監會聯合發布指導意見 夯實資本市場司法保障制度基礎
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制定了關于辦理操縱證券期貨市場、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司法解釋,證券虛假陳述、代表人訴訟等民事賠償司法解釋,“九民紀要”、債券糾紛案件座談會紀要、上市公司破產重整座談會紀要、保障注冊制改革指導意見等綜合性司法文件。
退市新規的威力正在顯現
截至5月15日,年內已有6家A股*ST公司收到交易所送達的《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其中半數公司因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問題面臨退市。2024年報披露后,多家公司也因內控問題“披星戴帽”。可以看出,退市新規的威力正在顯現。
銀行指數創新高 金融板塊或迎更多增配資金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人民銀行降準降息、公募基金改革方案發布、險資權益投資力度持續加大等積極因素疊加,有望為包括銀行板塊在內的金融板塊帶來增配機遇,推動更多資金流入。
人民日報
商務部回應美方濫用出口管制措施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日前發布公告指出,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華為Ascend芯片都違反了美國的出口管制。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15日表示,美方公告是典型的非市場和單邊霸凌做法,充分暴露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本質。
讓入境消費“流量”變“留量”(來論)
前不久,多語種《北京離境退稅指南》和北京離境退稅商店電子地圖上線發布。境外游客通過手機即可查詢退稅條件、辦理流程,還能快速定位退稅商店。以數字化手段優化入境消費體驗,贏得游客點贊。
經濟日報
最高法與證監會聯合發布指導意見—— 為中小投資者撐好法治傘
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與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嚴格公正執法司法服務保障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全方位助推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為穩外貿提供跨境金融保障
中央政治局近期召開會議提出,要加大服務業開放試點政策力度,加強對企業“走出去”的服務。此前,國務院已批復《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明確155項試點任務。在金融領域,《工作方案》提出優化升級跨國公司本外幣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政策,支持跨國公司以人民幣開展跨境資金集中運營業務等,這將為穩外貿提供跨境金融保障。
21世紀經濟報道
美債“灰犀牛”狂奔
“政府不是問題的答案;政府正是問題所在。”1981年1月20日,美國第40任總統羅納德·里根在就職演說中發出靈魂拷問,最終一語成讖。
手機ODM代工變局:聞泰離場后 產業走向何方?
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林科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由于聞泰科技出售的業務與立訊精密的融合尚需時間,而原本排在第四位的天瓏移動保持快速增長勢頭,這將推動其有望在今年上半年進入ODM行業Top3陣營,復雜的手機競爭環境也將讓ODM產業的商業模式走向轉變。
第一財經
A股銀行市值首破10萬億 公募調倉、險資加持“故事”能否持續?
繼5月14日中證銀行指數續創新高、A股銀行板塊市值突破10萬億元后,15日中證銀行指數盤中進一步觸及7751.80點的高點,之后隨大盤震蕩回落,未能實現“七連陽”。此前6個交易日,中證銀行指數漲近7%,不斷刷新紀錄。
一財社論:市場競爭要有邊界和底線 治理“內卷”需多管齊下
在5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集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有參會企業表示,對于一些行業“內卷”問題,市場競爭要有邊界、底線,龍頭企業要通過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和核心競爭力,更好發揮產業鏈上下游帶動作用,不斷增強發展韌性。
經濟參考報
證監會:從嚴打擊虛構業務等惡性造假行為
5月15日,證監會在北京舉辦2025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證監會副主席陳華平在當天的活動上表示,證監會將加快構建財務造假綜合懲防體系,從嚴打擊虛構業務、濫用會計政策等惡性造假行為。
聚焦投資者保護 塑造良好市場生態 司法保障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綱領性文件出爐
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嚴格公正執法司法服務保障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是司法保障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一部綱領性文件。業內人士認為,《指導意見》的發布,有利于建立健全投資者友好型法律體系,讓投資者有更多的獲得感,推動我國資本市場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的關鍵轉型。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上一頁
關鍵字:
北金期貨 / 期貨 / 網上開戶 /
相關新聞